2020-49 你读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November 18, 2020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经常陷入习惯性的

不经意地,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每次回过头来痛批自己,却总是在一段时间后再次重蹈覆辙。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被这些习惯性的而又不起眼的时间浪费所困扰,但我是真的受不了啦!

这种无意识的输入实际上除了打发时间以外并不会有任何意义,但是却可以迷惑自己,缓解焦虑,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有个非常时髦的英语词 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即对错过内容的恐惧,直击了这种行为的要害,诠释了为何我们会下意识地陷入这些习惯之中。

然而,让自己的意识漂浮在繁杂的信息流之上,借以满足 FOMO 带来的焦虑绝对不是良方,充其量只是以毒攻毒罢了。意识之舟很容易就被卷入这信息的漩涡,令人无法自拔,并且会瓦解掉理智的屏障,让人失去判断力。

失去判断力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你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怀疑,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左右,会更加容易地产生焦虑感,同时意志力也会被损害。长此以往,当你痛心疾首的醒悟时,你的人生或许已经因为这些恶果所改变。

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辈是这么说的

读什么东西,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是很容易被周围的东西影响的,在现在这个手机时代尤其如此,你关注谁,就会成为相似的人。刷一刷各类新闻和朋友圈,几十分钟就很容易过去了。而且这些东西大多可以定制,所以你的命运,可能完全取决于你,也可能完全交给你周围的人,不可不察。 —田渊栋,博士五年之后五年的总结(其一)

振聋发聩。

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输入来源的,秉承「少即是多」的哲学,给自己可怜的、有限的精力找个好去处,优化自己的输入来源,已经是当务之急了。

何谓「少即是多」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目不暇接的新鲜内容泥沙俱下,被动地来者不拒是愚蠢的,我们应该主动地筛去大部分内容,只把时间花在仔细研读精华的内容之中。你会发现,当你主动放弃大部分内容之后,首先你不会有任何损失——重要的事情迟早会进入你的视线,其次因为你只需要处理更少的信息,你会倍感轻松,并且在冷静的沉思中获得完善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的机会。这就是“少即是多”的智慧。

那么,如何筛选自己的输入信息源呢?

我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追随优秀的人,去读自己佩服和敬仰的人写的东西、读的东西,“你关注谁,就会成为相似的人”。好在,这些优秀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的内容平台,无论是博客、知乎、公众号,又或者是 Youtube 频道或者 B 站帐号。

第二个是读书。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实际上更加凸显了书的重要意义。我们从不缺少碎片化的小聪明,我们缺少的是系统化的大智慧。何况静下来读完一本书的体验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愉悦啊。特别是对于自己认可的好书,可以反复地多读几遍,让这本书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比读大量的书但却没有几本留下真正的印记更有价值。


上面是一篇之前写给自己看的文章,就当作这周周报的主要内容放出来吧。虽写得有点拗口,但观点都点明了。有趣的是从文风上的改变能看出我在写作上的进步。

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输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受益匪浅。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信息源,对于所有的我应该花时间消化的内容,我会按照从强化学习理论中攫取的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探索和利用)两个模式来进行处理。

在 exploration 期间,我会收集未来一段时间自己需要看的内容,而 exploitation 期间则是专注地对这些收集起来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直到收集来的内容都看完,再进入下一个循环。

这个方法非常管用,可以避免被杂乱无章的内容吸引注意力。


Paul Graham 最新的一篇文章提到一个观点,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必须

not to let anything into your head unexamined

意即,不要不假思索地接纳输入,要严格地推敲。这和控制输入质量也是异曲同工的——坏的内容不怎么需要推敲,也不太经得起推敲,看的多了,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思考的能力。

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但对现代人来说,往往是看的东西太多、想的事情太少,故而重点在「学而不思则罔」上。

控制输入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我也是在一个摸索过程中,但我已经真真切切地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说它是我今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也不为过。如果我有新的看法和手段,我会在之后的周报中再和各位汇报。


这周开始在通勤地铁上读纸质书,这周读的是微软现任 CEO Satya Nadella 的《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发现这类比较像传记的书籍比较好读——至少比论文好读一百倍,而一天来回的路上我能读下将近 100 页。

另一个发现是,手持纸质书阅读比看手机要舒服得多。绝大多数人看手机都是驼背低头看的,我特别难以忍受这种姿势,因此会尝试把手机举到眼前来看。但这个举动往往难以坚持——一方面会被当作偷拍或者自拍狂魔,另一方面一会儿就会手酸;然而举起书来看是一种绝对的享受。

示意图,虽然不会有人不知道怎么举起书来看,但这实在是太舒服了我不得不放图炫耀一下。
示意图,虽然不会有人不知道怎么举起书来看,但这实在是太舒服了我不得不放图炫耀一下。

除了显然不用担心被当作变态,一本重量适中、可单手持握的书能让你长期保持水平的视线——虽然书比手机要重一些,但我猜测正是因为有了更多的重量,手臂的肌肉在这种温柔的阻抗下反而更不容易疲劳——当然我家里那本 1000 页的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 就太重了——一本 300 页左右的硬壳小书是最合适的。

我之后会坚持在通勤路上看实体书的,欢迎朋友们给我荐书!


这周工作上给 TiKV 提了第一个 PR,终于写上 rust 了。此外 bug fix 还在推进,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来一起贡献代码。

6.824 的 Raft Lab2c 写完了,不过挂在测试上了,周末抽时间再修修。

明天会去一个音乐科技的论坛,超级期待;周日就蹲在家里干活和学习。

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