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 参加奇绩创坛分享会
December 18, 2020

Disclaimer: 文章中引用 PPT 已经获得主办方同意,本文采用 CC-BY-SA 协议允许署名无演绎分享。

上周末我去了奇绩创坛在上海举办的上海创业者见面分享会。陆奇博士做了一个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分享,不仅指出了目前新格局下的创业创新机会,还和在场的创业者互动地展示了奇绩创坛的 Group Office Hour 的指导模式,令人受益匪浅。恰好我拿到了当时分享所用的 PPT 文件,因此希望在这篇文章中根据自己的记忆做一番总结,并蛇添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只求能达到陆奇博士分享内容之万一,留作笔记和回顾。如果有任何纰漏和错误,皆为我个人带来的偏差。

分享的主题为《新格局下的创业创新机会》,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 13 日。

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以及最后的问答环节。

2020 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黑天鹅事件会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加速几个长期趋势的发展,如数字化社会、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从奇绩创坛今年投资和路演的情况就能明显看出来,他们对这几个核心趋势的长期看好和坚持是显而易见的——Zealcomm 做的视频服务,博萃循环是电动车电池回收,我会后和他们的一个投资经理聊的时候也了解到,他们很积极地在招有生物或者电子方面背景的投资经理。

历史发展的驱动力主要就是两块——能源和信息。农业本质上是让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而随着化石能源利用的技术的发明,我们很快进入了工业革命。最原始的信息技术是口耳相传,而文字和印刷则让人类知识可以更保真地流通与保存。直到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革命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这两个驱动力明显有爆炸式发展的趋势——我们拥有更多知识会正反馈地促进技术进步。

对于创业而言,「中国+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局,未来这个新格局下必定会产生很多伟大的创业公司。

创业机会来自三方面条件的交叉处:需求,市场和技术。创业者需要在这三个条件中发掘出新的产品的空间。举例来说,我现在所在的创业公司 PingCAP 就是很好地抓住了这三个点。我们做的产品是分布式 HTAP 数据库 TiDB,需求来自于传统单机数据库如 MySQL 难以横向扩展应对大规模的处理请求以及实时数据分析这两个十分痛的点,市场则是互联网、金融等蓬勃发展的数据驱动行业,而技术则基于大量数据库领域的知识积累和作为拐点的 Google 提出的 Percolator 和 Spanner 两篇论文。

陆奇博士接下来就之前提到的核心技术驱动力加速发展的前沿里所涌现出来的创业机会做了一番梳理。下面几张 PPT 信息量巨大,足以看出陆奇博士和他的团队对前沿强力的把控和敏锐的嗅觉。

上述梳理的各个方向的创业机会可能对于投资人的价值更甚于创业者,毕竟后者需要的是专注于一个方向(当然,如果还没有好的想法,这几页 PPT 就很有价值了)。而接下来的部分,则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干货的方法论部分。任何一个有潜质的创业团队,都应该想清楚下面几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 what,即「要做什么」。选择方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创业者需要首先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找到一个自己相信具有潜能的创业方向,大胆假设,小心地通过行业调研和用户访谈进行验证。陆奇博士对创业者的第一个问题往往都是:“请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是做什么的。”一个目标明确的创业公司都应该用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回答 what 这个问题。这一点是奠定创业公司存在意义的核心,所以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想好这个一句话介绍。

不过很多创业公司最后做的事情和一开始想的并不一样,再完满的提前预测都比不上把手弄脏之后获得的直接反馈。因此创业公司应该能够快速地迭代、灵活且果断地 pivot(改方向),以更加适应真实的环境和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 why,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投资人更加倾向于投资能带来高价值回报的创业公司,且从创业者自身的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会给公司带来长足的驱动力。要想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分析的手段。

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于「价值的获取」,因为很多事情可能会创造很多价值,但获取价值的手段十分困难(即所谓的变现),这对于需要快速发展的创业公司来说会构成很大的挑战。为此,陆奇博士重点强调了追求「毛利率(gross margin)」的意义。毛利即收入减去成本,毛利率越高,每完成一单位的销售,公司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钱来投入到发展之中。这也是《闪电式扩张》(Blizscaling) 一书中提到的「四个增长因素」中第三个因素。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是陆奇博士对长期价值的思考模式,用三个形象的比喻——「碗里的」、「锅里的」和「田里的」进行了说明。

第三个问题是 why now,即「时机」。说时机是决定创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一个伟大的创业公司应该能明确阐释为什么当下是最好的创业时机。特别是技术创业,对「时机」的把控则更加重要。陆奇博士为此特别推荐了一本书,Geoffrey Moore 的《跨越鸿沟》(Cross the Chasm),左下方的图片即是这本书中提出的鸿沟理论的示意——高科技产品只有越过鸿沟阶段才能往主流市场迈进。

第四个问题是更具实操性的 how,即如何从众多创业者中脱颖而出。

这里我想着重解释下第一点,「网络效应」,这也是我这周以来读《闪电式扩张》一书深刻理解到的。

所谓网络效应指的是:“当增加任何一个用户都会增加产品或者服务对于其他用户的价值时,这种产品或服务就会产生积极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一种神奇的增长策略,可以为增长带来正反馈循环,促使超线性增长。

比如,PayPal 的成功就极大依赖了网络效应。对于支付系统而言,如果一个用户没有其他支付对象在这个系统之中,那么她就没有必要甚至无法使用这个系统,反之如果她大部分的经济往来对象都使用 PayPal,那么她就有强烈使用 PayPal 的需求,而一旦她成为了 PayPal 用户,她就有可能把那些还没有使用 PayPal 的支付对象拉入 PayPal 的用户群体。这个网络效应的建立需要越过一个用户规模的临界点,PayPal 采用了补贴用户的策略实了这个临界点的快速越过——值得注意的是,最近 Google Pay 所采用的「两个用户互相完成转账则奖励 21 美元」即是这个策略的再现,足见「构建网络效应」对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意义。

纵观在各个市场占据主流地位的产品,大多都具有网络效应(用经济学的术语为「需求方规模经济」),为产品构建了深厚的壁垒——构建壁垒是成功的创业公司必须追求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 why us,很多投资人注重投资「人」甚过具体的「项目」,打造一个能胜任的团队绝对当得起压轴的强调,而下图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也是每一个能在未来价值空间占据一席之地的优秀团队应该构建的。

接下来的环节是对奇绩创坛的介绍。大概因为陆奇博士是复旦杰出校友的原因,我很早就在关注陆奇博士和他的团队了。从他离开百度创立 YC 中国,再到去年 YC 撤出中国后,带领原班人马创立奇绩创坛,我都一直在了解他们的动态。前段时间我在读 Satya Nadella 的 Hit Refresh,里面多次提到陆奇博士,没想到竟然在刚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就有机会见到他本人,并有幸与他进行互动。

虽然奇绩创坛和 YC 不再有直接关系,但他们的运营和投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从下面对奇绩创业营的介绍就可以看出。

奇绩创业营核心的两个目的是帮创业者更快地找到 PMF 并且更久地活下去。PMF 是 Product/Market Fit 的缩写,即产品与市场的匹配,这个概念是陆奇博士演讲中一直强调的点,一方面因为 PMF 难定义,更难建设,另一方面是因为 PMF 对创业公司致命的关键性——没有 PMF 就没有成功的创业。我相信在这方面他们有充足的经验。

我短期内没有自己创业的打算,因此目前申请与我没有太多关系,但如果你是创业者,请一定考虑这个机会!

最后是现场互动环节。这个环节中,四位来自现场的创业者被邀请到台上和奇绩创坛的团队一起来模拟一次他们在创业营中定期进行的 Group Office Hour。在这个环节中,奇绩团队会首先和创业者们一同来完成「一句话简介」、「未来三个月的计划」等任务,并且和台下其他创业者们一起互动。

这个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点是陆奇博士非常鼓励挖掘在场的合作机会,连接创业者和潜在用户;第二点是陆奇博士团队的专业性。从陆奇博士起,右边坐的分别是栾运明、曹勖文和毛圣博三位奇绩创坛合伙人,他们都拥有丰富的创投经验,因此给创业者的反馈都是极具洞察力的一针见血。比如台上四位创业者有一位是做健康碳酸饮料的,毛圣博就此给出一个考虑「喝可乐的场景」的建议,用「可以早上喝的可乐」来做推广,大家听到后,现场立刻响起一阵掌声。

在这个环节中,我因为参与了互动而拿到了一本由陆奇博士签名的书,即是我在上文提到的《闪电式扩张》一书,我目前大概读了四分之一,感觉非常值得推荐,因此一并推荐给读到这里的读者。


以上是这周周报的主要内容。

我其实还没想好以后周报应该怎么组织内容,因为我感兴趣的方面有点多,但初衷是迫使自己每周都产出内容来分享。其实这周已经写过一篇文章了(即讲软件工程那一篇),但感觉太技术向了,不适合做周报内容。

今年的日子不多了,明年我会继续坚持产出内容,所以我会好好计划一下,明年的周报形式和内容都可能会有改变。

到了年末,确实手上积攒了很多事情,因此基本上周末都没怎么休息。想必大家也都是如此,于是长话短说,希望大家能平安渡过 2020 年最后的几天,给不那么顺意的今年画上一个句号。